疫後建築新走向 ─ 後新冠肺炎之「防疫健築」介紹

(本文節錄自《台灣室內設計》第49期)

  • 講座名稱:「後新冠肺炎之防疫健築」
  • 講者:台灣幸福健築協會總顧問江哲銘
  • 主辦單位: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、社團法人台灣幸福健築協會
  • 演講時間:2020年5月19日

台灣已慢慢進入後新冠肺炎時期,在這次疫期中,全世界到底受到了哪些影響?而未來對於建築物的主要防疫需求又是在哪裡?

新冠肺炎COVID-19 地球正在改變從地球大環境的角度來看,COVID-19 造成多月的經濟停頓,卻也因此讓空氣、水源、生態有喘息與恢復的空間。此次病毒一方面是人類的危機,卻也是地球的自我拯救機制。自1970 石油危機後,人類開始正視能源問題,尋找節約能源之道、開發再生能源、了解可循環能源的重要性,同時出現「綠建築」的概念。「綠建築」是拯救地球的一種想法、一種措施,自此之後發展各種國際認證標章。從環境永續的角度來看,解決室內環境問題,便是在促進地球永續。針對解決世界能源匱乏,各國提出的方案中(1990 英國BREEAM、1995美國LEED、1999 台灣EEWH、2001 日本CASBEE、2003 中國綠色建築指標),皆有指出須優先改進室內環境品質。

健康建築與幸福健築

人一生有90% 活在建築物與室內空間中,設計師在美學之外,應找到科學性的辦法為建物作規劃。1999 年UIA 世界建築師大會,打破過往形式,請來法國醫學領域的專家主講,為居住健康發,「居者的健康才是首要考量」,顯見建築空間與生命健康整合的重要性與必然性。在台灣,1999 年至2012年期間,成大祐生環控研究中心亦展開建築科學研究,綜合探討物理、化學、生物層面,追求永續建築。健康建築的重要內含有 項指標:80 年代的IAQ 室內空氣品質、90 年代的IEQ 室內環境品質、21世紀後的IEH 室內環境與人體健康。隨著人類的科技發展21 世紀起,開始發展地球的幸福(物質因子)與人類的幸福(心靈因子),21世紀所有的產品與製造,皆以這個方向去做創新與變化。後新冠肺炎時代的幸福指標:少物質、多精神。人類文明從2020 年開始至2050年,地球從高環境高汙染的時代,進入再生能源時代,最後進入注重精神心靈之時代。

後新冠肺炎COVID-19 之防疫健築

當進入後新冠肺炎時代,應該如何應對?建築與不動產開發產業需符合聯合國永續開發指標(SGDs)。而此次疫情中, 有WELL 認證的建物皆有極佳健康表現與防疫成效。在未來世界,人類勢必需要長期與病毒共存,就如同隈研吾「弱建築」概念─人類必須與自然結合,並發展出防疫型建築,達成人類生活健康、防疫幸福的目標與福祉。本次COVID-19 可以說是業界的危機也是轉機,世界建築發展將由綠建築、健康建築提升至更高層次,2020 年後,是防疫型幸福建築的時代。

返回頂端